第四屆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罐頭分技術委員會(TC64/SC2)換屆工作會議暨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日前在京召開。據了解,2008—2015年,我國罐頭標準制修訂步伐明顯加快,批準發布國家標準16項,行業標準32項,其他現行標準29項,在研標準14項,清理整合標準100余項。罐藏食品(罐頭)標準標齡在3年內標準占目前罐頭領域總標準數的62.3%,標準數量由120項減為80余項。
標準體系的構成發生較大改變,大類標準逐步替代單一產品標準,基礎標準如術語標準逐步完善,罐藏食品(罐頭)安全標準逐步整合,罐藏食品(罐頭)金屬包裝容器標準逐步完善,已成為罐藏食品(罐頭)標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止到2015年12月,我國現行罐頭領域已完成該領域基礎標準、產品標準、包裝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老化標準修訂工作,有效整合標準近80項,滿足了罐頭食品領域產業發展和升級的需求。2016年度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罐頭分技術委員會針對粥類罐頭、牛肉罐頭、鯪魚罐頭、罐頭包材評價、罐頭感官評價、罐頭產品質量真實性、罐頭保質期、罐頭殺菌評價等方面開展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立項、制修訂工作。
全體委員認真審議通過了罐頭領域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復審目錄。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理事長梁仲康重點強調了罐頭領域標準化工作面臨的形勢,表示應順應國家標準化改革要求,推動罐頭領域團體標準工作,推進國家“放管治”結合的標準化思路。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質量標準處處長李英從標準化工作形勢、行業管理現狀和行業標準管理三個方面介紹了目前輕工標準化工作現狀。
在2011—2016年度,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罐頭分技術委員會在基礎標準、質量標準(包括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食品安全標準等方面開展了64項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在罐頭標準化科研方面,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罐頭分技術委員會開展了肉類罐頭、水產類罐頭等產品真實性技術研究工作,建立了豬、牛、羊、雞、鴨、金槍魚、三文魚動物源種屬鑒別方法。擬立項修訂金槍魚罐頭國家標準,完善金槍魚國家標準中金槍魚罐頭的定義及品種鑒別方法。
同時,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罐頭分技術委員會開展罐頭食品感官評價標準基礎研究工作。目前已初步完成食品感官研究與測試平臺(感官實驗室)的建立,初步針對黃桃開展了定量感官評價研究,針對黃桃色澤開展了標準比色卡的研制工作。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罐頭分技術委員會還籌備成立罐頭食品金屬包裝質量安全評價基礎研究實驗室。該實驗室將針對食品包裝材料開展包裝腐蝕、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支撐罐頭包裝容器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2016年,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罐頭分技術委員會承擔科技部項目《支撐“一帶一路”貿易便利化的認證認可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其中包括對罐頭貿易注冊制度研究,將制定我國的罐頭貿易注冊相關文件。
梁仲康表示,未來“十三五”期間,將通過多層次、多角度標準化,促進并提高國內內銷罐藏食品(罐頭)安全和質量水平,通過提高行業發展質量,增強消費者對罐藏食品(罐頭)的客觀認識,使罐藏食品(罐頭)在消費者心中地位逐步得到回歸。
上一篇:沒有了